嗨大家好,今天要來介紹Singfornee,CU的五位顧問之一。
基本資料:

- 學歷:
- 英國劍橋賈吉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 Cambridge Judge Business School – MBA
- 美國波士頓大學工商管理學金融系 Boston University – BSBA in Finance
- 工作經驗:
- 創業家、策略諮詢 Serial entrepreneur, Strategy consultant
- 專長:
- 學術寫作、作文構思及健檢、創業諮詢 Academic writing, Essay Brainstorming & Reviewing, and Entrepreneurship Advisory
- 美國大學及英國MBA US undergraduate and UK MBA
更詳細的經歷背景請參考LinkedIn: 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in/singfornee-teng-1b333790/
簡略自介:
從美國波士頓大學畢業後,在台灣一間集團做策略經理,協助集團內部的企業進行數位轉型,爾後去了一間上市科技公司做數據分析與數位行銷。不過,在大公司工作的我,一直都有一個創業夢,想要親手打造一個對用戶有用、能讓用戶愛上的產品,於是在2019年末建立了斜槓平台「哈利熊」,在兩年內獲得了超過150萬的流量。在公司穩步後,決定出國深造,申請了我夢想的學校劍橋念MBA,也非常幸運的拿到了Entrepreneur獎學金。在就讀MBA期間,我也幸運的申請上了劍橋的accelerator program,探索新的創業Idea。
申請大學和留學的心路歷程:
我的求學之路比較坎坷,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,從六年級開始,每兩年就會轉一次學校,所以非常「幸運」的,從本地學校、雙語學校到國際學校全部體驗過了一次。在高二那年(Grade 11)從本地學校轉到了台北歐洲學校,進入為期兩年的IB Program (IB是類似於AP的大學先修課程,但是program的目標與架構會有些許不同,AP是在申請美國學校比較常見的,建議在選擇前先做一下研究AP vs IB vs A-Levels)。不同大學有不同抵學分的規則,當初選擇波士頓大學的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可以拿IB成績抵24個學分,提早一年畢業,省下「貴森森」的學費與生活費。
話雖如此,我高中的經歷跟其他人比較不一樣,我並沒有像很多同學一樣去補習班,或是花很多時間準備SAT(非常後悔)。那時候就喜歡作詞作曲,出了一張小EP ,沒想清楚自己的人生規劃,一度還以為自己要進入演藝圈。匆促的寫了大學申請表,也沒有花錢請代辦幫我過目申請的文件(再次後悔)。最後被Wharton Waitlist,在賓州州立大學獎學金與波士頓大學間,選擇了後者。
申請MBA的心得感想:
Cambridge一直是我夢想中的學校,除了美麗的校園外,也深深被劍橋的Silicon Fen(歐洲矽谷)所吸引。我的目標很明確,所以當初也只有申請Cambridge一間學校,抱著如果沒有上,我就回哈利熊募資拓展海外市場的決心。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我很幸運的最後被劍橋錄取,並獲得25000磅的獎學金。
申請MBA的心得是,人生沒有成功的必然公式,不同的人生契機、不同的人生道路。在我們MBA同學中,大家都擁有非常不一樣的經歷,有創業家、企業管理者、工程師、聲樂家、舞台劇導演還有運動員。不同的旅程會擦出不同的火花,沒有對與錯,只要找到自己獨特的切角,都可以寫成成功的application! 我很慶幸我當初選擇了創業這條路,雖然一路上非常坎坷,每一天都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,但是真的很感謝創業途中經歷的挫折與磨難,讓我學到了很多企業中難以獲得的技能與經驗。我想,這個不同的經歷也為我的application加了不少分,還有幸獲得了為企業家專門設立的獎學金。如果有類似創業經歷的同學想要出國深造,歡迎與我討論!
Singfornee的心裡話:
和Cecilia一樣,我也是一個生性害羞的人,最害怕的就是上台演講,有時候甚至在超過三個人的社交場合就會非常不自在。但是我的人生總是不斷逼著我突破舒適圈,包括求學時出國參加演講比賽、代表學校參加辯論比賽、站上舞台表演自己創作的歌曲,到之後成立公司到處pitching以及進入MBA的intense social人生。只能說,life never goes as planned。不過也常常在想,如果在這些突破自我的moments,有能夠跟我分享類似經歷的人,或是有前人可以分享一些tips,一定會順暢許多。
申請學校雖然只有短短幾個月,但卻有life long影響。如果你對於發想作文主題、選擇切角有任何疑問,我都很樂意跟你一起探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