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在申請大學時都會很糾結到底要選什麼科系,甚至大學四年內轉了三次系,或是畢業後的工作和讀的科系完全不相關,選系真的也是個千古難題,以下是我們認為可以幫助大家作選擇的參考方向:
- 興趣:
- 如果你本身對某個科系或領域特別有興趣,那太好了恭喜你,就朝這個方向努力吧!即使後來發現自己對其他東西比較有興趣,在國外大學想轉系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的,一般只要把科系的必修課修完就可以申請轉系,但要注意有些比較熱門或門檻高的科系會對GPA有要求,甚至需要另外提交論文等資料
- 如果你沒有特別的傾向,或對各科系還不夠了解,那也不用太擔心,很多學校入學時並不需要馬上決定就讀科系,而是先保持Undecided,大一可以先修各種自己有興趣及相關科系必修的課程,到大二再決定。如果學校規定非要選擇不可,那可以考慮先挑自己相對不排斥、應用較廣泛的科系,之後再慢慢摸索。反正大三大四再轉系的大有人在,很多人畢業後的工作和念的科系也八竿子打不著,雖然大學科系很重要,但真的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 😅
- 另外很重要的事,興趣≠專長,有些你很有興趣的事,但當更深入的去了解執行的時候會發現變得很吃力,也許可以透過加倍努力克服,但長期下來除了又累壓力又大外,熱情會被消磨,原本喜歡的事情也可能變得不那麼喜歡。有時候興趣一旦變成學業或事業,就不再那麼美好了
- 專長:
- 接續上面的話題,如果你本身對數學的理解力特別好,對寫程式特別擅長,對語言文學特別有天賦,那不如就先朝自己拿手的科目前進,選擇相關、類似的科系。通常學習你所擅長的事情,壓力比較沒那麼大,學習也會比較快樂,以後進入職場相對也能比較得心應手 (相對、相對、相對,很重要所以說三次!)
- 接續上面的話題,如果你本身對數學的理解力特別好,對寫程式特別擅長,對語言文學特別有天賦,那不如就先朝自己拿手的科目前進,選擇相關、類似的科系。通常學習你所擅長的事情,壓力比較沒那麼大,學習也會比較快樂,以後進入職場相對也能比較得心應手 (相對、相對、相對,很重要所以說三次!)
- 職業:
- 某些職業會要求必須從特定的科系畢業或讀特定的課程,例如律師、醫生等等,如果你很確定或是有興趣朝這些方向,那就先選擇相關的科系吧!同樣,如果最後發現不喜歡不適合,還是可以再轉系的。
- 另外有意向在美國工作的學生也可以先從符合Stem program的科系開始研究摸索,對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比較有幫助
- 薪水:
- 錢不是萬能,但沒錢萬萬不能。
- 如果你對未來的職涯和待遇有特別的要求或想法,那最好先查查看目前各產業的平均薪資和未來展望,但要注意世界變化越來越快,有些本來很冷門或是聽都沒聽過的領域,過兩三年可能就變炙手可熱,薪水連翻好幾倍,因此建議保持開放的心態,並且不需要過度追求所謂的“高薪”職業
對於還在迷茫的人來說,選科系最好也最有效的辦法還是最老套的,多聽、多看、多了解。而且在我們看來,選科系沒有什麼對錯好壞,關鍵在於你自己怎麼去了解並發揮它的價值!
如果大家有什麼其他想法也歡迎友善提出和討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