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的,我們今天要來挑戰SAT這個令人頭痛的東西。
雖然網路上已經有很多相關的資訊,但這邊文章會以分享我們本身的理解和實際練習考試後的感想為主,希望能幫助到大家。
*現在很多學校都(包括Ivy Leagues和UC系統)已經不再要求提供SAT或ACT分數,標準化測驗本身就有很多弊端,但它確實也是提供了一個參考依據(先不論公平性),我們通常都還是會建議學生考考看,至少知道自己的成績落點。成績考的不錯當然就是申請的加分項,但考的不太理想那就…在其他地方加強吧!
寫在前面的一些碎碎念:
因為正式開始做代辦的關係,不能再用“我覺得”、“我記得”、“印象中”這種說法來傳達資訊,而是得自己做足功課,整理比對各種資料,把最正確、完整的資訊提供給大家。
而由於SAT在2016年進行了大改版,現在的考試形式和我們當年考的非常不同 🤦🏻♀️。我們本來還擔心:完了、不會要重溫高中的惡夢重新準備這煩人的考試吧?!不會吧!
幸好試做了幾個practice tests後,發現題型和考試內容還是大同小異,只是把同類題型全部放進同一個考試章節、沒有倒扣、選項從五個減少四個,而且essay幾乎是取消的狀態!研究完差別後忍不住會想,要是我們晚生個幾年多好….
不過College board 2023年會將SAT電子化,據說是會變得更簡短,看來到時候又得再來好好研究一番。
好的進入主題,來介紹我們的主角SAT!
基本資料:
SAT – 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:由美國大學委員會(College Board)委託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(ETS)定期舉辦的測驗,和ACT一起並作為美國各大學申請入學的重要參考條件之一。
College Board:成立於1900年的一個美國會員制協會,即大學入學考試委員會(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,CEEB),由5900多所學校、大專院校和其他教育機構組成。它提供的標準化考試被高等教育機構用來測試學生的學術能力。主要負責SAT、PSAT和AP考試。
ETS –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s:是世界上最大的營利教育測試和評估組織,成立於1947年。開發出了若干種針對K-12以及高等教育的標準化考試,如TOEFL、TOEIC、SAT和GRE。
<以上皆摘自Wikipedia>
考試時長及題型:
共需要3小時(不含休息時間)

考試分數:
分數範圍從最低400到1600滿分,由閱讀和寫作語文為一個大項,佔200-800分,數學兩個部分為一個大項,同樣佔 200-800分,兩個大項的分數相加為總分。
考試費用 (2022/2023):
報名費 US$60 + 台灣(東亞區域)費用 US$53 = US$113
該費用含四間大學的成績單寄送,但須在考試後的九日內下訂,若要寄送額外的成績單,每份需收取US$12。
有關考試時間和場地我們就不特別列出來,請直接查詢College Board的網站(詳以下連結),以防每年都要更新這篇(多懶)。
考試時間:請點此連結!
考試地點:請點此連結! (注意有些考試地點會加收費用)
乾貨來了!以下是我們對於SAT的理解和一些小撇步分享:
閱讀 Reading:
一般來說會有 文學、歷史、社會科學、自然科學 這四種文章各1-2篇。
會有兩篇文章配圖表:通常比較容易理解,相信對大部分人來說看圖比看字輕鬆。我們會建議可以把有圖表的文章留到後面,等做到比較煩躁的時候再跳到圖表題,轉換一下心情。或是對自己比較沒信心的考生可以先從圖表題下手,比較習慣考試形式後再攻略其他題目。
提高分數小tips:
- 多增加自己的詞彙量(不只是背單字,是要學會使用單字)
- 多練習相似題目/多閱讀相似類型的文章
- 學會使用刪去法
- 老掉牙但很重要,不要在一個題目卡太久,如果糾結超過兩分鐘,直接先圈一個最有可能/看起來最順眼的答案(沒有倒扣了放心選吧!)
- 有時候會是連續題,下一題的題目可能會給你一點提示或啟發
- 另外記得換題目前要先把該題目和文章的重點圈出來,以免回過頭來要重新閱讀
CU碎碎念:閱讀量真的蠻多的,寫到倒數一二大題的時候會有點煩躁,容易失去耐心認真看文章,尤其是內容比較無聊,專門、學術性的文章…. 以前那種長短文章交錯的形式反而比較有彈性,至少看累了可以先跳到其他簡短點的題目。
寫作和語文 Writing & Language:
文章內容種類比較廣泛,整體難度比閱讀的部分低不少,至少詞彙不會太艱澀(通常來說,凡事總有例外)。其中也會參雜一兩篇圖文題,但不太需要刻意跳題目,順著題目寫下來,跳題目反而容易出錯漏寫。文法大概佔了60-70%的題目,其他題目包含詞意/句意表達、寫作風格、句子順序、前後句連接等,把幾個主要題型做熟練,會發現題目的概念都很相似。
提高分數小tips:
- 標點符號很重要,把句號逗號分號的差別搞清楚
- 注意前後句子的意思表達和語句形式,不是只要文法對就好,整個文章要讀起來通順合理
- 學會使用刪去法
- 不要懷疑,No change可能就是最正確的答案,如果題目看了三遍都覺得順順的,文法也沒問題,那就選最簡短的答案或是No change
- 把自己容易做錯的題型統整出來,可能會發現是重複的文法題型或詞彙/意境表達題目,針對弱點找英文老師(或來找CU)幫忙加強
CU碎碎念:感覺這部分比改版前的考題形式簡單不少,以文章的形式更容易理解內容,還有前後文可以參考、給點方向,而且有些文章內容蠻有趣的(?),做起題目來心平氣和很多。
數學 Math:
相信對大部分台灣學生來說數學的部分應該是比較不需要擔心的,考試內容都是高中很基本的數學概念,有些該背的公式背一背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,另外幾何圖形的公式都會直接提供給考生。
提高分數小tips:
- 多練習,把固定幾個題型做熟練
- 檢查、檢查、再檢查!數學基本上是大家最容易粗心寫錯的地方,尤其是對數學特別有信心的人,很可能因為粗心就差那麼一題滿分(親身慘痛經歷)!
- 如果有特別不熟的概念,請找數學老師(或來找CU)幫忙加強
- 只要時間允許,使用計算機的時候請重複操作兩遍(甚至三遍),以免手指太粗按錯鍵
CU碎碎念:這部分其實沒什麼好說的,數學,會就是會,不會就是不會。(X)
但不會還是要先想辦法學到會啦,真的不行就….把握能答對部分,避免粗心,把該拿的分數都拿到。(說是這麼說,但人本來就是容易粗心的生物,要是真的發生了 don’t beat yourself too hard,人之常情,下次注意就好!)
希望以上的資訊和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,如果能幫助你們的考試分數提高一一一一點點那就更好了!